Follow us on Facebook
2014年3月28日 星期五
當 都敏俊ssi 遇上 中醫師
中醫學強調天人合一,天人相應。人身的陰陽,要和天地的陰陽相配合,或借天地的陰陽來調理人身的陰陽,自古的醫家或神仙家莫不宗此。講到這些古代醫理,大家或許已經不感興趣,但早前紅透港台中的韓劇,就成功將傳統文化的觀念,放入流行文化之中。
劇中主角外星人在身中砒霜毒時遇上名醫許浚,許浚治療外星人後,坐在後園和他聊天,說到如他無法和天地相調和,就不能維持生命,勸他要想辦法回到原本的星球。這個法則,就算有超能力也是逃避不了的。
如何和天地相調和的具體方法,本醫已在其他文章多次寫過,這裡就不重複了。另外一句許浚說的中醫名言「不通則痛」,不妨多加說明。人有氣血津液,也有情緒 思想。其中一樣鬱滯不通,必然致病。氣血津液不通可致疼痛,手足麻木,脹悶,或腫瘤等疾。情緒思想不通,可致失眠多夢,神思倦怠,言語混亂錯謬之病。
「不通則痛」之理尚能應用到治國之道,金錢貨物不通必致貧富懸殊,民不聊生。民意政體不通必致公道淪喪,怨聲載道。對不通之象視若無睹,甚或強加抑遏,在人身則損壽,在國家則亂亡。此理簡單明瞭,可惜迷者眾,悟者寡,實在令本醫費解。
2014年3月3日 星期一
明報周刊訪問 關家倫醫師 -- 針灸清竅
上周末 ( 2014-03-01 ) 明周刊登了關醫師的訪問,內容關於針灸治療及長者輕度認知障礙研究的知識,全文見圖。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0B7QAd-I0rC-MckZTblE1UmxnX0k/edit?usp=sharing
(按:明報周刊的報導的第二個聯絡電話有誤,正確應為6112 0106)
2014年2月13日 星期四
2014年1月28日 星期二
中大針灸治療腦退化症研究
東方日報 2014-01-27 報導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40128/00176_075.html
中醫學院和中大精神科學系展開首個以針灸治療輕度認知障礙的臨床研究先導計劃,七名介乎六十五歲至七十九歲長者參加。中醫用針灸刺激患者穴位,包括百會、風池、四神聰及神庭等頭部穴位,或附加小腿位置的懸鐘穴。患者每周需針三次,每次半小時,共做八星期,之後再做三次評估。
可減慢腦退化
負責研究的博士研究生兼中醫關家倫表示,患者完成針灸後,認知及記憶力有改善,包括進行「近期片段遲延記憶」測試,即讓患者先記十個詞語,隔一段時間再要求覆述內容,記一個獲一分。患者由平均得三分,進步至五分,最「標青」長者更有七分。
中大精神科學系系主任林翠華表示,獲得五分代表記憶力相當於一般長者水平。有研究指出,輕度認知障礙患者,在五年後,三成人有機會患腦退化症(前稱老人癡呆症),及早治療認知障礙或有助減低患病機會。
中醫學院院長梁榮能解釋,中醫角度認為腦是元神之府,以針灸刺激頭部穴位,可疏通經絡,開竅醒腦,「氣血運行好,腦部功能好啲。」初步結果顯示,針灸對記憶力有療效,有待進一步臨床研究。
一般市民按壓頭頂正中位置的百會穴,以及近耳背後面凹陷位置的風池穴,每日早晚按壓十分鐘,可達安神益智、醒腦開竅作用。
中醫學院招募一百五十名六十五歲或以上、自覺記憶力欠佳的長者參加測試,正服用認知能力藥物及長期病患者不合適,詳情請致電 3943 1231 或 6112 0106 (WhatsApp) 。
2014年1月8日 星期三
影視大亨。行氣導引
一代影視大亨離世,除了他辦學,慈善和創立科學獎等貢獻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
這段內容為最常被引用來講養生,如果中醫古書也有 Impact factor, 肯定去到100。古人稱上古的人,是他們理想中的完人,
氣功,古稱導引或行氣導引,為醫家用以治療慢性病或處理
2013年12月17日 星期二
天寒地凍,寒濕襲人
雖然在香港不會落雪,但凍起來大
在這些天氣,最易理解中醫所講的
各位要多問候身邊的長者,除了暖
天寒地凍,大家努力加餐飯。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