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2014年12月8日 星期一

生可忍,熟不可忍?




一樣米養百樣人。但無論你是什麼樣的人,本醫都建議你少點生吃食物,只因脾胃運化會受損,痰飲內阻,釀成眩暈嘔吐等疾。 然而有些人就是屬於「熟不可忍」類別,常吃魚生壽司,並且是只吃魚生壽司。大家如果到過日本當地吃定食,你會發現魚生刺身只有一小碟,其餘熱食佔比例較多。睇日劇《半沢直樹》你更會發現主角與常務鬥法完畢回家吃飯是沒有魚生的。所以不要以為日本人就餐餐食生野。 人類會用火以來,就發現熟食比生食更有益身體,食物中的病邪也能被火力摧毀。如果「熟不可忍」的人繼續故我,恐怕是不太適應文明的生活,活在茹毛飲血的洞穴人階段了。


2014年11月5日 星期三

[診所公告] 林瑩莉 醫師 開診時間更新



11月4日 (二) 始,林瑩莉醫師開診時間更新,詳情如下: 


太子: 翰林中醫診所 (太子砵蘭街385C地下  太子站D出口對面)


星期二:10時至1時30分(上午)、3時30分時至8時(下午)
------------------------------------------------
星期三:
3時30分時至8時(下午)
------------------------------------------------

星期四:10時至1時30分(上午)、3時30分時至8時(下午)
------------------------------------------------

星期六:2時至5時(下午)

預約電話:61120106 (致電/WhatsApp)



筲箕灣: 康德堂 (筲箕灣東大街177號東豪大廈4號地下)

星期三:10時至2時(上午)
------------------------------------------------

星期五:3時30分至8時(下午)

預約電話:2569 6666 


敬請預約



2014年8月21日 星期四

#icebucketchallenge 後 驅寒扶陽 自救法


一盤冰水照頭淋,能夠籌善款,增加對頑疾的關注是好事。但對善長的身體就肯定無甚益處。求仁得仁自古傳為美談,但捐款之餘捐軀則可以避免。頭部是人身陽氣匯聚之處,以經絡而言更是屬陽經絡必行之部。《靈樞》記載:「手之三陰,從藏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 ,可見若寒氣直潑頭部,身體陽氣必然受阻,輕則頭背怕冷,重則項背腰痛。在此本醫提供幾個驅寒之法,供各位受寒之人自救。假設善長本身陽氣不虛,治療方法應以驅寒為主。

1. 生薑紅糖茶
2. 生薑煲水外洗
3. 葛根湯 (內服中藥,份量需慎用)
4. 艾灸 百會穴,大椎穴

女性經期更不應逞強,身體虛寒的人也不應亂試,否則天灸或進補也白費了。

扶助弱老,關懷疾苦,本不必拘泥於一行一相,冰桶戰帖 可以只是一個起點,今日起持之以恆就近做一件能力所及的善事,不執著是否熱門是否有tag,這才是行善為仁的本義。



2014年6月30日 星期一

半身不遂,或臂不遂者....中風使然 (略說中風治療之一)



「中風」這個病大家不會感陌生,亦為中西醫與病者溝通所共用的病名。但為什麼這個病叫中風呢?本就要從中醫古籍說起了。

中風之名沿自醫聖張仲景的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病脈證并治第五》。
因中風的發病多屬急證,患者亦多有急轉直下之勢,而易經說卦傳亦有言「撓萬物者,莫疾乎風」,古人將驟然而至的病都與風關聯起來,累積經驗後又以「治風」的藥來解決這些病苦,繼而以「風」這個理論元目來解釋病因。

這個自古為醫家重視,不少醫書都會將中風排到目錄的第一個病,除了內經「風為百病之長」有古可引外,另外原因是該病突發,而後果輕則令肢體活動不利或殘障不用(見圖。附圖為本土藝術家在作品中描述祖母中風後無力的手),重則致命難救。古時係無Google的,檢索不易,將急病列於卷首,電光火石之際就能查到,方便又快捷。

中風治法很多,是需要醫者綜合所學活用來治療的病,清代名家尤在涇的《金匱翼》就列出中風八法,更明言這僅僅是列出綱領,臨床變化多端,不能拘執於單一方法。可惜現時不少被廣告誤導,以為治中風竟能以一種藥丸就能解決,更奉為金科玉律。本醫和不少同道都見過服此藥丸後病情轉壞者,由於人的思考盲點報喜不報憂,這種案例竟不聞於眾。偏面報導加上以訛傳訛,令病者白白受苦,良可嘆也。

下次再談中風病的深淺程度和治療的其他內容。

圖(攝): http://goo.gl/lZN9L2 ( 查映嵐 )
作品:Just Forgot to be Together
藝術家:馬安兒

2014年5月12日 星期一

開奶茶與七星茶

上篇文章講述一般小朋友的體質,常見三虛兩盛,肺脾腎虛、心肝盛。綜觀坊間的開奶茶或七星茶的組方大同小異,主要針對小朋友的心火盛,肝氣盛,及脾虛所致積滯的問題。組方常用藥材功效可分三類:

利小便、清心火: 淡竹葉、通草、燈心花、粟米芯

祛肝風、平肝火: 羚角絲、蟬蛻、鈎藤

消食化滯: 穀麥芽、山楂、布渣葉、雞內金、檳榔、薏米

藥材舖或現成的開奶茶或七星茶沖劑,大致都是選用以上三類中藥,用藥相對平和,但功效都是以「清」為主,清心火、平肝火、消積滯,屬於治標之法。當小朋友出現「熱氣」症狀,如便秘、飛滋、小便黃、眼眵多,煩躁不安等,先治其標,偶而飲之亦不妨。但是要避免所謂「熱氣」症狀反覆出現,則要治本,治本之法就是強壯肺脾腎,肺腎強才能制約心肝之火,脾壯才能消化有常,而開奶茶或七星茶功效不在於此。

另外,選購現成的開奶茶或七星茶,不要只相信廣告,要看看成份,有些含糖或化學成份太多則不宜。以下報道可供參考。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news/20140502/52435688

2014年5月8日 星期四

小兒體質

從中醫角度來看一般小兒體質,有幾個重點:

1. 脾常不足:
小朋友脾胃虛弱故常見飲食消化問題,。另外脾臟亦負責協助五臟之間的平衡,使身體保持穩定的狀態。如脾臟功能虛弱,外面有什麼風吹草動,身體調節不來,就容易生病。

2. 心、肝常有餘:
小朋友正值生長發育,心、肝氣比較旺盛,精力充沛,快高長大。亦正因如此,小朋友情緒波動,容易發高燒或抽筋,出汗多,夜睡不寧。

3. 肺、腎常不足:
小朋友常見肺氣虛弱,肺主對外的防衛,防禦能力不足,容易受外來邪氣侵襲,故常常傷風感冒咳嗽。
小朋友的腎氣仍在發育滋長,並未充盈,小兒基本上都是腎氣不足,難以控制大小二便。另外,肺腎與心肝功能是互為平衡的,小朋友本身心肝之氣已較旺盛,加上肺腎不足,心肝之氣失卻制衡,更容易出現心肝過盛的症狀。

這三虛兩盛是常見的小兒體質,但不同的小朋友五臟強弱側重不同,這就要靠臨床上診斷。而坊間的開奶茶或七星茶是根據某幾方面的小兒體質而立方,詳細分析下篇再續。

2014年5月1日 星期四

大麻與火麻仁


近日有學生在宿舍種植大麻而被拘捕,一提起大麻就讓人聯想到毒品。其實涼茶舖的火麻仁,就是大麻的種仁。

火麻仁的原植物是生長在温帶的普通大麻,而用來製毒的是生長在熱帶的印度大麻。大麻雌株上的樹脂含有致幻成分四氫大麻酚。普通大麻含樹脂極少,不會為製毒而種植,而印度大麻含樹脂較多,可用以製成毒品大麻煙。同是大麻,生長環境不同,其所含成分亦有差異,中藥亦然,所以講究道地藥材。

一棵植物既能渡人升仙,又能助人通便,難怪冒險都要種啦!